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前川堂聚集了近二百位六年級的親師生,大家帶著愉快的心情準備出發前往淨灘。學校每年舉辦的淨灘活動都受到大家熱烈響應,親子一同參與,用實際行動為守護臺灣美麗的海洋盡一份心力。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為地球99%的生物空間,但海洋的汙染嚴重,全球20%的珊瑚礁已被摧毀,無法恢復,至2100年可能有一半的海洋生物都會受海洋酸化影響。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5年前,目標是預防及大幅減少各類型的海洋汙染,尤其是來自陸上活動,包括海洋廢棄物和營養物汙染。為保護海洋生物生存環境、保護海灘的美麗景色,以及增加對環境的認識與重視,臺南慈小每年都會舉辦親師生淨灘活動,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實施超過十個年頭,不曾間斷!
這次淨灘地點選在安平堤頂自行車步道旁的沙灘,學務處特別安排朝會時間,結合SDGs14永續海洋與保育的目標,邀請自然科楊琬棻老師為孩子們設計一堂海洋廢棄物議題的課程,希望大家一起重視生態環境危機,思索如何解決海洋廢棄物的問題。
石化產品的低成本以及便利性,造成塑膠製品隨處可見、垂手可得,卻也造成難以彌補的環境汙染。目前全球每年的塑膠生產量高達 4 億噸,若按照現況持續,2040年的塑膠生產量更將成長一倍。據估計,每年最多有 1,27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除了汙染、危害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最終更會回到人類身上。而全球的塑膠垃圾中,只有9% 被回收利用,看似輕薄便利的塑膠,正在戕害人類及海洋生物的健康,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態環境。若不清除海洋垃圾,它會順著洋流漂到其他國家,或受到海潮拍打,分裂成更細小的「微塑膠」。2021年已有科學家研究指出微塑膠無處不在,甚至也已進入水循環中,影響人類的生活;此外,若海廢沒有被淨灘淨海移除,剩下的塑膠海廢就會沉入海底,長年無法被分解消失。
今年的淨灘活動,除了大家彎著腰認真撿拾垃圾外,學務處特別提供廢棄物紀錄表,透過親子合作,邊做垃圾分類邊紀錄。學務處顏秀雯主任表示:辦理淨灘,除了潔淨海灘之外,也希望透過記錄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讓大家了解海洋廢棄物大多是哪些類別、為何會被丟棄到海裡,以及思考如何用行動減少海廢。
過程中,孩子撿拾到大型廢棄物、保麗龍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膠製品,短短一個小時,共清理出382公斤的一般垃圾,150.5公斤的資源回收物,其中玻璃瓶就高達70公斤。養蚵廢棄的保麗龍隨洋流飄到沙灘上,中秋連假、國慶連假也有很多的鞭炮施放垃圾,還有許多遊客所留下的寶特瓶、塑膠瓶、塑膠吸管及塑膠提袋等生活中常見的塑膠製品。今天的淨灘,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平日製造的廢棄物如何影響並汙染我們的海洋環境。
六年級廖元璟同學分享:「這次淨灘地點在堤頂自行車步道的旁邊,原本是很美麗潔淨的,但很多人亂丟垃圾,破壞了生態也汙染了海洋。這次學校淨灘活動很有意義,希望匯聚我們大家的力量,還給這裡一片乾淨的海灘。」
黃文奇同學分享:「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非常棒,因為塑膠垃圾都是人們造成的環境汙染,雖然使用上非常的方便,但是用完後要處理回收再利用,所以我希望大家使用完可以立即處理,讓垃圾可以變黃金。」而黃文奇的媽媽也提到:「今天看到整片海灘的垃圾,真是滿目瘡痍,所以在清理的過程中,心中感到非常難過,從今天起,要提醒自己及身邊的人不要亂丟垃圾,愛護地球環境。」
今天由媽媽陪伴一起來淨灘的劉其娣分享:「這次撿到最多的是塑膠瓶蓋,大約有60幾個,看到海灘非常的髒亂,所以大家要一起保護海洋、共同維護海洋的乾淨。」劉其娣媽媽說:「今天看到的垃圾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但集中後看到的卻是一大袋、一大袋,所以大家去海邊遊玩時一定要隨手清理,這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的,一起來保護我們的海洋。以前曾在網路上看到海龜鼻孔插著吸管的影片,很殘忍,非常的不忍,透過這次淨灘,想像我們救了好多海龜,非常開心!」
淨灘終究只是整個汙染鏈中末端的行動,透過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不僅是做好回收與不要亂丟垃圾改善環境汙染的問題,而是要建立起源頭減廢的概念,並在生活中落實重複利用、不浪費、不過度購買,才有機會扭轉現況。透過教育宣導、身體力行的淨灘,將理念帶回家中,與家人一起實踐減廢生活,讓守護海洋的力量從學校擴散至家庭,讓更多家庭能一起落實,透過源頭減量與資源分類回收,讓海洋不再有塑膠廢棄物,重現美麗海灘,還給海洋生物一個清淨無染的家。
(撰文:顏秀雯、董宜芳、邱明春、楊子萲,攝影:陳天和、楊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