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活動
焦點活動>訊息內容
發佈時間:2023-07-25
胸懷美善 擁抱世界 臺南慈小暑期美國遊學營

外師指導學生藝術創作。

外師指導學生藝術創作

 

  國際教育強調培育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的目標。臺南慈濟高中姚智化校長表示:「慈小的國際教育不僅將世界觀融入校園,更將學生帶往世界。」隨著疫情解封,臺南慈濟小學和花蓮慈濟小學師生一行44人,在6月28日前往美國參加為期16天的「2023慈濟小學暑期美國加州遊學營」。除了在美國學校上課,更透過食、衣、住、行等生活體驗及各類特色景點文化采風,了解美國多元文化,在浸潤式的環境中,提升美語能力。

準備出發前進美國。

準備出發,前進美國!

 

  今年疫情趨緩,睽違四年的美國加州遊學營在七月重啟,持續培養孩子與世界接軌的能力。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李瓊薰指出:「疫情後重啟遊學營,教育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做好全方位的規劃,除了課程結合STEAM用心設計外,防疫及安全維護更是以高標準來進行準備,希望孩子們在健康平安的環境下開心學習,深度體驗美國文化」。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杜賓進一步說明,南加州地區志工團隊從六月中開始,已把遊學營要入住的聖諦瑪斯(San Dimas)總會園區寮房深度清潔,鋪好福慧床;更趁著週末清朗無雲,把營隊要用的寢具在陽光下曝晒。在遊學營抵達前一天,志工們把寮房打掃得乾乾淨淨,貼心準備了營養健康的水果和點心,每張床上還放置熊寶寶或兔寶寶等小布偶,讓學員一入住慈濟美國總會,就能感受到回家的溫馨。

貼心的慈濟志工為男生準備以毛巾製作的小熊,為女生準備以毛巾製作的兔子,為營隊準備滿滿的點心與水果。

貼心的慈濟志工為男生準備以毛巾製作的小熊,為女生準備以毛巾製作的兔子,為營隊準備滿滿的點心與水果。

 

  Walnut慈濟小學的老師以「跨學科教育」的概念設計STEAM課程,讓孩子們討論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議題,並透過實驗確認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造成的後果;科學(S)與藝術(A)結合創作風向儀探討風從哪裡來,老師讓孩子思考、發表,再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風向儀;如何用有限的材料製作降落傘?透過限制材料,讓孩子2至3人一組,共同製作出「護蛋降落傘」;用不同方式解釋物體移動產生的位能與動能概念,分組發揮創意製作屬於團隊的高爾夫球場......。美國課堂強調讓學生動手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融入美學與人文素養,讓孩子一步一步奠基科學探究的能力。

將製作好的風向器掛上枝頭,外師仔細審視孩子的溫室效應實驗。

                     將製作好的風向器掛上枝頭               外師仔細審視孩子的溫室效應實驗

 

  沒有上下課鐘聲的美國課堂,孩子們漸漸打開心,大方地用英文與老師們互動,經過不同文化與課堂洗禮,充分感受到「臺灣、美國不一樣」(different),「課堂上很自由,老師提供材料與主題,自己要主動去想去思考,不然很快就下課了。」、「在美國,老師不會告訴你一定要怎麼做,需要自己想,會很不習慣,但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孩子們感受到「真正的自由,來自於自動自發與自律!」

外籍教師指導製作風向器,小組合作Build a golf course。

外籍教師指導製作風向器                  小組合作Build a golf course

 

  除了語言的學習,體育課程配合即將欣賞的國家女子籃球賽(WNBA)及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比賽(MLB),營造沉浸式的英語情境學習,提供孩子豐富的先備知識,讓活動不只是活動,而是真正的一個課程,孩子更能樂於學習。不管是到天使棒球場參加美國職業棒球賽活動或是蒞臨WNBA女籃籃球賽現場,都能感受場上熱情的氣氛,尤其見證大谷翔平第30轟,也成為此行最大的驚喜。

MLB球場上,我們一同見證大谷翔平敲出第30轟,開心與WNBA球員擊掌。

             MLB球場上,我們一同見證大谷翔平敲出第30轟              開心與WNBA球員擊掌

 

  體驗與瞭解當地的文化也是此行一大重點。期間適逢美國重要節慶「July 4th」,也稱為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課堂上孩子運用美國國旗的三顏色,創作出帽子與眼鏡,體驗自由與歡樂的氣氛;早餐品嘗特製的國旗風「doughnut」,還加上美國國旗與冰淇淋的「pancake」,透過情境營造讓孩子感受國慶氛圍,也學習國際用餐禮儀。美國很重視家庭日活動,當天更安排體驗美式Party皮納塔Piñata慶生,打破紙偶撒下糖果,意涵神明許下祝福,新奇的體驗讓孩子們感受到美國的特殊文化。

皮納塔蘊含祝福之意,以美國國旗紅藍白三色創作出帽子與眼鏡。

                     皮納塔蘊含祝福之意                以美國國旗紅藍白三色創作出帽子與眼鏡

 

  沉浸式的情境學習,更容易讓孩子融入美國情境,不一樣的校外教學也帶給學生驚喜,在環球影城親眼見證電影特技的魅力;看到加州科學館裡奮進號太空梭帶領人類邁向宇宙;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化石真跡讓人大開眼界。

奮進號太空梭完成最後一次任務後光榮退役,孩子開心的與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的恐龍化石合影。

            奮進號太空梭完成最後一次任務後光榮退役   孩子開心的與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的恐龍化石合影

 

  核桃市政廳及警察局參訪,感受美國自由民主的運作及不同於電視影片中美國警長的工作內容,二位警官除了回答孩子們的各種提問外,還在最後特別提醒同學們,"We shoot to stop, not to kill",以此用人權的角度,殷殷提醒孩子們慈悲的價值觀。而事前各小組縝密的城市探索規劃,到實際至美國名校UCLA—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城市探索,在在都讓孩子們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英文在生活中自然應用,走出教室學習更多。

孩子親手繪製Walnut市政廳圖像感恩卡給市長,參訪縣警局時警長向孩子展示執勤裝備-霰彈槍。

            孩子親手繪製Walnut市政廳圖像感恩卡給市長  參訪縣警局時警長向孩子展示執勤裝備-霰彈槍

 

各組報告城市探索路線圖,城市探索好精彩。

                   各組報告城市探索路線圖                            城市探索好精彩。

 

  除了英語學習、文化體驗之外,也要了解慈悲行動在不同國度是否有不同的思維與作法。孩子們運用假日跟著慈濟人在美國慈濟總會園區打包要發放的物資,並把握時間到現場了解食物發放的情況。隨著通貨膨脹、食品價格飆漲,在美國還是有許多家庭面臨飢餓問題,美國慈濟志工知道這個消息,與當地的食物銀行合作,進行食物發放。在美國發放時因地制宜,需秉持著「平等、不歧視」的思維,尤其疫情後,法令規定未滿15歲的孩子不得參與現場發放,僅能以「得來速」的方式開車領取物資,遊學營孩子親眼見證不同於臺灣的發放方式,秉持「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走進去」、「寧可救錯一個人,也不要漏了需要的人」的大愛心念,讓孩子們打開視野,重新認知「慈悲」的定義。

物資打包前準備工作,絕佳默契讓物資打包更有效率。

物資打包前準備工作,絕佳默契讓物資打包更有效率。

 

  兩週專業且精彩的美國加州遊學營,在慈濟教育團隊和志工充滿愛與關懷的溫馨環境中進入尾聲,孩子們不僅開闊視野,提升英文能力,更充分體驗美國的風土民情,另外,透過參與美國地區的慈善發放與食物打包,深入了解慈濟志工關懷鄉里的慈悲行動,希望培育出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

完成250箱約1萬公斤物資打包。

完成250箱約1萬公斤物資打包。

 

(撰文:陳天和、王佩茹,攝影:陳天和、余宛蒨、楊子萲)

TOP